甄嬛傳:同樣是媚男,皇帝臨終前殺了瑛貴人,卻為何留了甄嬛一命

古月 2023/11/11 檢舉 我要評論

「這些信都可靠嗎?確認是親筆嗎?」

大胖橘陰著臉,問夏刈。

「確實是親筆,是奴才給玉福晉請安的時候,從她妝台最底層的屜子里偷拿的。」

「都在這里了?」

大胖橘拍了拍允禮給玉隱的家書,看著每一封家書上,都不忘問一句「熹貴妃安」,氣得眉毛不是眉毛,鼻子也不是鼻子。

夏刈見大胖橘生氣了,也不知道和允禮有什麼過節,不僅不滅火,反倒拱火道,

「奴才怕被發覺,只敢拿了這些!」

大胖橘橫眉,他放在心里三年的謎團,此刻終于解開了。

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,大胖橘對允禮起了殺心。

大胖橘一向厭惡別人覬覦自己的女人,這讓他覺得自己的威嚴受到了侵犯。上一次,三阿哥看上了瑛貴人,大胖橘賜死了瑛貴人。

這一次,大胖橘為什麼沒有殺死甄嬛,反倒干掉了允禮呢?

其原因主要是多方面的。

一來,甄嬛畢竟是三子之母。一旦坐實了和允禮有染,這三個孩子勢必在宮中無立足之地。

大胖橘子嗣有限,他甚至還對六阿哥報以眾望,實在不想自己孩子的額娘在作風上被人詬病。更不想孩子們因此而怨懟自己。

二來,甄嬛頂著一張酷似純元的臉,且她有文化、有頭腦,能接得上自己的話。之前甄嬛在甘露寺時,大胖橘已經體驗了沒人理解的「孤獨」。大胖橘實在找不到可以替代甄嬛的人,所以舍不得。

三來,大胖橘忌憚允禮,他對甄嬛說過,允禮也曾是先皇屬意的皇帝人選。允禮小的時候,先皇還曾親自教過他騎馬射箭。只是因為年紀太小,外加群臣反對,允禮才沒有繼位。

如今,大胖橘已日薄西山,允禮卻正值壯年,他實在擔心,自己死后,允禮會搶奪自己兒子的皇位。

再加上朝廷中的大臣,偏向允禮的頗多。允禮鎮守邊關期間,甚至還對大胖橘的治理之道,陳詞建議了一番,大胖橘頗為不滿,恨不得殺之而后快。

然而,允禮畢竟是親王,且明面上沒有做錯任何事。即便是有人在背后說他和甄嬛關系匪淺,也沒有人能拿出真憑實據,大胖橘若是真的干掉了允禮,朝臣們會議論皇上不顧念兄弟情深。

大胖橘一向虛偽,雖然他身為皇帝,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,卻也不愿落人話柄,所以便把干掉允禮的任務,交到了甄嬛的手上。

殺人誅心,大胖橘之所以會選中甄嬛,除了上面的原因外,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, 就是想讓甄嬛證明自己的忠心。

大胖橘曾對甄嬛說過:

「不管旁人如何愛慕你的美色,你的心,始終要在朕這里!」

逼迫甄嬛干掉允禮時,大胖橘也說過:

「你做事從來不讓朕失望,所以這次,朕還是叫你去做這件事。朕是一定要除掉老十七的,朕只是給你一個機會。你用你的行動,向朕表明,你對他并無私心。」

這里其實可以看出,大胖橘其實在允禮面前,是極為自卑的。

別看大胖橘是高高在上的皇帝,翻手為云覆手為雨。但是他自己也知道,允禮樣貌好、能力高、性子還溫柔、專情,任何女人看到他,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。

甄嬛和允禮年齡相當,站在一起可謂是郎才女貌。當初,甄嬛跳驚鴻舞,允禮吹長相守,怎麼看,他們才更像是一對。

大胖橘既已確定允禮愛慕甄嬛,不相信甄嬛對他毫無感覺,又因為死在喜歡之人的手中,十分誅心,所以才故意派甄嬛去殺。

其實,自始至終都沒有人向皇帝告發過甄嬛與允禮有染。否則,大胖橘早就對六阿哥的血統存疑了。

隔了這麼多年,大胖橘才會懷疑,其實都是允禮的「有意為之」。

從甘露寺迎接甄嬛回宮時,允禮的表情就沒有舒展過。將甄嬛送到皇帝的手上后,大胖橘問他要什麼賞賜,允禮生無可戀地說:

「皇上若高興的話,將珍藏的幾幅古畫,賞給臣弟就是,免得臣弟日思夜想。」

這個時候,大胖橘并沒有心生懷疑。

一方面是因為他正沉浸在重得甄嬛的喜悅中,另一方面則是允禮剛死而復生,大胖橘以為他的疲憊是因為還沒有緩過來。

後來,允禮應邀參加宮中宴飲,不小心掉出了甄嬛的小像。

當場已經有人認出了小像是甄嬛,浣碧既為了保護甄嬛,也為了成全自己,立馬自認是小像的主人。

好不容易圓了過去,大胖橘以為他們是兩廂情愿的關系,說要賜婚,允禮卻忙著撇清關系,

「皇兄,請恕臣弟不能納浣碧姑娘為福晉。臣弟在很多年前,曾經遇到過一個女子,和她兩情相悅。後來雖然分隔千里,不能結為夫婦,但在臣弟心里,她才是唯一的妻子。浣碧姑娘雖好,但是臣弟絕不會以她為福晉的。」

大胖橘聽完這一番話,當時已經黑臉了。還沒有人敢忤逆他的意思,何況只是讓允禮娶一個女人。

那個時候,大胖橘對自己的推論過于自信,以為允禮家碧色的梅花,就是允禮特意為浣碧所種。

但凡往深想一點,大胖橘就會發現其中端倪:如若允禮真的對浣碧都到了珍藏小像般的情意,又怎麼會推三阻四,拒絕迎娶浣碧呢?而如果允禮對浣碧無情,那這個小像不是浣碧,就只能是甄嬛了。

再後來,大胖橘聽到流言蜚語,甄嬛又被準格爾的可汗看中。

大胖橘假意把甄嬛送去和親,故意讓允禮等在門外,聽他們的對話,為的就是看允禮的反應。

原本允禮只要什麼都不做,大胖橘也不會再繼續懷疑。可允禮偏偏一遇到甄嬛的事,就會沉不住性子。

一向小心謹慎、不關心朝政的允禮,竟不管不顧地闖進了殿中,打斷了大胖橘和甄嬛的對話。

允禮說:「熹貴妃娘娘雖然是不惜一己之身,可只怕會陷皇兄于不義之地。」

蘇培盛見狀,已經從旁善意提醒了允禮,讓他不要在皇帝未傳召的前提下貿然闖入,可大胖橘卻沒有阻攔,因為他就是想要聽允禮會說什麼。

甄嬛擔心允禮會亂了分寸,忙打斷說:

「果郡王多慮了,本宮是自愿的。皇上并未強迫本宮。」

可允禮卻一點也沒看出甄嬛的苦心,仍然繼續為甄嬛陳情:

「娘娘自然不愿讓皇兄為難,可是娘娘一旦和親,皇兄便會如漢元帝一般,為后人恥笑。熹貴妃為三子之母,位份尊榮,若以熹貴妃遣嫁,來日公主和皇子,若問起額娘的下落,皇兄該如何回答他們?況且,準葛爾和大清相隔千萬里,皇上日后再思念熹貴妃的話,恐怕也不得相見了。」

甄嬛嚇得不敢說話,雖然到這里為止,允禮的話都聽不出什麼問題。但她還是心揪到一起,擔心允禮會說錯話。

誰知大胖橘的目的,就是要讓允禮說錯話。

他皮笑肉不笑地說:

「你以為朕就舍得熹貴妃嗎?咱們不是不能打,是不能一直這樣打下去。如今的情勢,你以為我大清還有多少良將可用?」

允禮自以為聽出了大胖橘的擔憂,也是關心則亂。自請道:

「漢家青史上最計拙的是和親。皇兄如果不嫌臣弟無用,臣弟愿領兵出關。不退準葛爾絕不還朝。」

大胖橘終于聽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,于是質問道:

「你告訴朕,你這個請求,是為了大清,還是為了她?」

到這里,大胖橘雖然生氣,卻還沒有干掉允禮的心思。直到允禮真的為了甄嬛,帶自家兵跑去關外搶人,大胖橘才忌諱了起來。

只不過,大胖橘忌諱的,不是允禮愛慕甄嬛,而是允禮有自己的一群「敢死隊」。

允禮到關外沒有找到甄嬛,自知中計,于是自請去關外鎮守。原本兩不相見,大胖橘也就放過他了。

可是允禮偏偏自己作死,偏要在每封家書中,問「熹貴妃安」,這才讓大胖橘擔心起了自己死后,皇子會保不住江山,隨即起了殺心。

有人說,允禮這是找死,即便再喜歡甄嬛,也不能每封家書都問候吧?他就真的不怕死嗎?

其實允禮敢這麼做,并不是不怕死。

其一,允禮在去關外搶親時,已經和浣碧撕破了臉。

當時,浣碧以命相求,都沒有留下允禮。那個時候,他們彼此就心知肚明,浣碧即便陪伴多年,也無法取代甄嬛,所以允禮也無需再小心翼翼地假意偽裝了。這才敢肆無忌憚地在信中提到甄嬛。

其二,允禮低估了大胖橘的疑心。

自始至終,大胖橘都沒有抓到甄嬛與允禮私會的證據。允禮以為大胖橘只是覺得自己覬覦甄嬛,只要自己去了關外,大胖橘自然會打消疑慮。卻不曾料想,大胖橘疑心太重,竟會派人去偷玉隱的信件。

其三,允禮高估了皇帝的仁心。

一直以來,允禮和大胖橘的關系都不錯。只是為了甄嬛,允禮以為大胖橘不會真的生氣。可他卻并不知道,帝王心最是無情,早在大胖橘決定爭皇位那天起,眼里就沒有他這個弟弟了。

嚴禁侵權轉載,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。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