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《甄嬛傳》溫太醫與后妃私通,為什麼太醫不用凈身?
2022/09/29

早幾年的熱播劇《甄嬛傳》,由于其精彩劇情和嚴密的邏輯,至今仍受觀眾追捧。其中有一個經典而又狗血的橋段,就是宮中的溫太醫和雍正的后妃沈眉莊私通,并且暗通款曲生下女兒靜和。

雖然這種橋段是影視劇的「熱鬧」,看看就罷了,但有個問題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—— 為什麼古代宮廷中的太醫不用凈身呢?

01

要知道,在宮廷里長時間待著的男人,除了皇親國戚,就是太監。

宮廷是古代社會最尊貴也是最繁華的地方,皇帝后妃都是主子,別說位份高的妃嬪,就連清朝品階最低的答應身邊都有好幾個宮女伺候著。無論輕活還是重活,主子都不需要動手去做的,于是就有了宮女和太監。

為什麼會有太監呢? 由于性別和體力的差異,有一些重活宮女做不來,還是需要男子來做。但是如果留一群男人在后宮,那皇帝怎麼能放下心?于是,就有了太監。

早期的太監是不用凈身的,比如夏商西周時期。太監還有一個別稱,叫宦官。 夏商西周時期已然有了關于宦官的記載,但這時候的宦官并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「太監」,是作為一種官制存在。比如秦朝宦官嫪毐,因為受到太后趙姬寵幸,被封為長信侯,他雖然是宦官,卻并沒有被凈身。

但趙姬和嫪毐實在不知分寸,荒唐到給秦始皇整了個弟弟出來,差點威脅到嬴政的皇位。或許是受到趙姬和嫪毐的影響,秦始皇嬴政對嫪毐這種人的存在很是介懷,秦朝后期,部分太監需要凈身,繼而被分配到各個后宮,伺候相應的主子。

隨著朝代更替,宦官制度也在不斷改變和完善,比如唐高宗時,改殿中省為中御府,一般以宦官充任太監,少監,只有地位較高的內監就被稱為「太監」。 在當時「太監」也是個地位較高的官稱。只不過明朝之后,太監就變成了凈身宦官的統稱。

到了東漢以及后期,基本上太監必須要凈身才能夠進入宮廷,這時候的太監已經是我們理解的樣子了。

02

那麼問題來了,太醫也經常會在宮廷中出沒,也會接觸到后宮嬪妃,為什麼不用和太監一樣凈身呢?

首先,太監和太醫的出身本就不同。在古代封建社會,吃不起飯的底層百姓不可計數,遇到太平盛世還好,要是遭遇個饑荒、戰亂,活命都是個大問題。很多窮苦人家的孩子,如果吃不起飯,實在活不下去,也會考慮將兒子送入宮中做太監, 這樣一來,太監的選拔「后備軍」就很壯大。

而太醫就不一樣了。 太醫都是從全國各地篩選出的優秀技術人才,需要以醫術精湛作為基礎的,光這一條就能篩掉很多人。更何況,太監做得是「任何人都能做」的體力活,沒有什麼核心價值,也沒什麼不可替代性。但是太醫不一樣,他的醫術本身就可以作為「飯碗」,即便是不能進宮做太醫,在民間幫人治病,也可以養家糊口。

簡單來說,太醫是有退路的,假如說,皇帝下令太醫必須要凈身,估計很多太醫聽到這個消息都會辭職不干,不如回老家。古代「不孝有三,無后為大」,注重香火的傳承也讓他們很看重這事 。而太監與之相比,卻實在沒有退路可言,除了用「凈身」來換取「活命」之外,可能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,自己活下去尚且不易,更不會考慮繁衍下一代。

此外,太監和太醫的工作場所是有區別的。太監的工作地點就在后宮里,幫主子干活,聽主子使喚,他們日夜待命。可是太醫卻有自己的工作場所—— 太醫院,除了外出給各宮貴人們診病,其余時間都待在太醫院。

更重要的是,若是沒有被召見,太醫就不能隨意進入后宮。假如某個后妃生病需要看太醫,也是根據具體情況由太醫院統一調配,不可能存在像《甄嬛傳》中沈眉莊要見溫太醫,就是溫太醫來看診的這種情況。

最后,太醫一旦到了后妃宮里來看診,身邊必定一大堆宮女太監隨時侍奉著,不可能讓太醫和后妃單獨相處, 在這種情況下,太醫也不敢做出什麼逾越之舉。

從種種方面來看,太監和太醫表面上都是在宮中工作,但卻有著本質的不同。

03

值得一提的是,「太監」并不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特有產物,在歐洲其他國家也有「太監」的存在,只不過稱呼各有不同。

在我們今天看來,「太監」的存在是泯滅人性的, 而這種必須凈身的宦官制度也完全是為了滿足皇權私欲的制度,隨著時代發展,皇權終結,這種陋習也必將成為歷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