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語:民間有這麼個說法,「嫁雞隨雞,嫁狗隨狗」,這句話在封建禮數上的意思便是,女子出嫁后,無論丈夫好壞,都要永遠跟從,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封建皇宮里,這樣的禮數就更加嚴苛,皇宮里有明文規定,非特殊原因,嫁于皇帝的女子是不能同家人見面的,可想而知,后宮里的女子多少是想家的,可是眉莊是有機會讓家人來看望的,但是卻從未讓家人來探親,這是為何?
首先我們來講一講這皇宮制度,為什麼規定女子們嫁到皇宮后,非特殊原因是不能與家人見面的,因為嫁給皇帝的少女是要一輩子留在后宮的,如果少女見多了家人難免會想起宮外的生活,并且想要出宮或是在宮外同其他男子交往,無論怎樣這都是對皇室名譽的玷污,對最高權力的侮辱,是不能出現的事件,所以就有這麼個規定,但也不是完全見不到家人,我們就拿甄嬛來說吧,甄嬛一共見了家人三次。
第一次是甄嬛頭胎小產時,當時還是少女甄嬛深得皇帝的喜愛,善妒的華妃罰跪懷孕的甄嬛,清純的甄嬛受不住炎炎烈日,最后導致小產,皇帝知道后很是心疼,但是又礙于年羹堯的勢力不好重罰華妃,皇帝為了安慰受傷的甄嬛,這才讓甄嬛的母親進宮見上一面。
第二次是在年羹堯倒台后,上面我們就有提到,皇帝就算失去了孩子也不好與年羹堯硬鋼,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年羹堯在朝堂的勢力強大,但是年羹堯平日里不懂收斂,皇帝一直想奪了年羹堯冰拳,而這時的檢察院成功地幫皇帝除了這位心頭大患,皇帝大悅,封賞了監察院全院,其中就有甄父,甄嬛這次有了與家人的二次見面。
最后一次是甄嬛復寵后,甄嬛去往甘露寺后,皇帝的身子一直不好,生病的時候還會叫著甄嬛的小名,三年的分開讓皇帝明白了自己對甄嬛的真心,最后甄嬛還能回宮,同皇帝相愛,皇帝就將多年發配去寧古塔的的甄嬛父母接回,讓家人們相見。
甄嬛因為皇帝的恩寵能見家人三次,眉莊卻是從未見家人,這其中的原因還不是因為皇宮的制度,要知道眉莊入宮后,謹聽母親教誨,一同入宮的嬪妃中,眉莊起初是最得寵的一個,但是後來的假孕事件,讓眉莊深刻體會到皇帝的無情,最后背叛皇帝與溫實初有染。
有了第一個孩子,因為平日里眉莊的端莊,讓大家沒有懷疑孩子的身份,懷孕八月的眉莊是有機會叫家人來陪產的,可是就是沒有讓家人來探親,其實是因為家中對眉莊的期望太高了。
眉莊殿選前,母親仍在家中教授眉莊宮里的規矩,家中的妾室更是老實地站在一旁,時不時的就會夸贊一句:腰肢更軟,皇上會更喜歡的,諸如這類討好的話。
眉莊在家中是嫡女沒受過苦,溫室的孩子終不能成氣候,眉莊在后宮不受寵的日子里,知道自己是不能達到家族的期望的,更是沒有臉面見上家人一面,就是後來懷了孩子也沒讓人家來探望。
不過是因為孩子是眉莊偷人得來的,是不光彩的,是會讓家人失望的,所以就算有機會見上家人一面,眉莊也是沒有顏面讓家人來探望的。
寫到最后:眉莊是個自尊心極強的女子,因家族過高的期望,最后選擇一個人在后宮默默承受,不讓家人瞧見自己落魄的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