蘭蘭和羅英子,因為周老闆來家吃飯的事情,第一次發生了爭執。
羅英子也意識到了當初自己把蘭蘭留在身邊是有些欠考慮的,所以也開始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。
01 蘭蘭打周老闆主意,羅英子送蘭蘭學法律
羅英子終于解決了私人貸問題,開始了新生活。
而通過羅英子,蘭蘭終于搭上了周老闆這條線,并且還背著羅英子讓周老闆幫自己弟弟在城里找了一份工作。
周老闆是多麼精明的人啊,怎麼可能看不出蘭蘭的圖謀呢,但是周老闆還是幫了蘭蘭。
蘭蘭打著感謝周老闆的名號,把周老闆帶回了羅英子家,給他做了一頓飯吃。
蘭蘭想要感謝周老闆方法其實有很多,她明明可以在外面請周老闆在外面吃飯的,但是偏偏要把周老闆帶回來,其實有兩個目的。
第一個,蘭蘭第一次和周老闆見面的時候,羅英子介紹她說是家里幫忙的,當時周老闆脫口而出就叫她小保姆。
但蘭蘭內心是不愿意一直做小保姆的,她在酒桌上跟周老闆說自己以后也要當律師的,現在正跟著羅英子在學法律。
不過蘭蘭說歸說,周老闆可能也就當一笑話聽著,其實壓根沒有放在心上。
所以蘭蘭想要帶周老闆回來看看,向周老闆證明自己之前說的要當律師不是鬧著玩得,自己真的每天都有在學習。
這也算是向周老闆表明一下自己的決心。
第二個,蘭蘭知道周老闆喜歡羅英子。蘭蘭知道,如果拼家世和個人能力她肯定是拼不過羅英子的。
但蘭蘭內心里始終覺得自己也有羅英子比不過的地方,比如她很賢惠,會做飯,會收拾家務,會照顧人。
蘭蘭帶周老闆回來家里,也可以讓周老闆看看她把羅英子照顧的很好,把家里打理的很干凈。再者,也可以讓周老闆嘗嘗自己的做飯手藝。
周老闆單身一個人,雖然不缺錢不缺吃的,但外面飯菜吃多了終歸是膩的,哪里有家常菜好吃呢。
所以,如果靠著自己的好廚藝成功抓住了周老闆的胃。對于蘭蘭來說,也算是一條捷徑了。
但蘭蘭沒想到的是,她帶周老闆偷偷回家的事情根本瞞不過羅英子,而羅英子知道蘭蘭帶周老闆回家之后很生氣。
羅英子跟蘭蘭講了很多,說要保持邊界感,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。
羅英子講了很多,但是蘭蘭并沒有聽進去,反而還道德綁架羅英子。
兩人聊得不是很愉快,于是羅英子就提出以后晚上不再帶著蘭蘭學法律了,讓蘭蘭以后自己看書。
羅英子的理由很簡單,說自己要轉執業了很忙,而且自己的能力也教不出一個律師。
羅英子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,其實算是蠻重了。
看著蘭蘭滿臉不高興的樣子,羅英子第二天就去找了自己之前考證時的老師梅先生,準備自己出錢讓蘭蘭跟著梅先生學習。
梅先生對于羅英子出錢給一個小保姆來學習法律還是很驚訝的,她問了羅英子兩個問題:
她條件太差,能聽得懂嘛?這一年不少錢呢,你拿得出啊?
梅先生的第一個問題,是確認蘭蘭的學習決心;第二個問題,是確認羅英子是否能負擔的起。
這兩個問題都確認之后,梅先生也就沒有再糾結蘭蘭的基礎太差這件事情了,答應了讓蘭蘭跟著自己學習。
其實從蘭蘭求周老闆幫自己找工作,到蘭蘭私自帶周老闆來羅英子家吃飯,再到蘭蘭晚上纏著羅英子學法律,羅英子對蘭蘭的耐心大概已經耗得差不多了。
但就像她在邱華面前維護蘭蘭一樣,羅英子道德包袱太重,始終下不了決心開口趕蘭蘭走。
所以,為了把蘭蘭這個包袱甩掉,羅英子想到了梅先生。
花自己父母的養老錢也要送蘭蘭去跟梅先生學習,這才是羅英子最高明的算計。
首先,梅先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劇里沒有明說,但是有好幾處細節。
羅英子第一次去找梅先生的時候,正是梅先生下課的時候,那些走出教室門的學生都是在各種抱怨梅先生,說梅先生對他們太嚴格了,整天以什麼什麼樣的標準要求他們。
這說明,其實梅先生對學生是一個要求非常嚴格的人。
能夠證明梅先生嚴格的,還有一處。
羅英子第一次幫王大福寫辯護詞,然后興致勃勃地拿去給梅先生看。
結果不僅沒有得到梅先生夸獎,反而因為沒有見到當事人就提前寫好了辯護詞,被梅先生給罵了個狗血淋頭。
這兩處細節也說明,梅先生對于學生一直都是高標準嚴要求的。
在梅先生眼里,律師的工作,背后關系的可能是當事人一輩子的前途甚至是生命。做律師,心里始終要有對法律的尊重,和生命的敬畏感,容不得半點敷衍和馬虎。
再看看蘭蘭,她中專畢業,從美容美發跨行到了保姆,借著幫羅英子偷了房本,成功搭上了羅英子,又靠著羅英子和周老闆搭上了關系。
蘭蘭這一路,靠得就是走捷徑和投機取巧,而且蘭蘭似乎也習慣了靠這種方法不斷往上爬。
蘭蘭這樣一個習慣走捷徑的女孩子,又怎麼可能過得了嚴苛的梅先生這一關呢。
再者,梅先生也知道羅英子送蘭蘭來學習,花的是自己父母的養老錢。
梅先生雖然和羅英子沒有血緣關系,但她和羅英子算是比較投緣的了,兩個人算是亦師亦友的關系。
沖著不辜負羅英子托付這一點,梅先生對于蘭蘭肯定也會更加嚴格一些。
而且梅先生不是羅英子,她不會顧及到蘭蘭的自尊心,也肯定不會給蘭蘭開小灶。
時間一長,蘭蘭可能自己也就跟不上了學習進度了。
蘭蘭想當律師的目的,其實就因為覺得律師很風光,能賺大錢。而且她看著羅英子輕輕松松就考過了,從心里上也會覺得學法律當律師不是什麼難事。
如今跟著梅先生,蘭蘭也就會意識到,自己可能真的不是學法律的這塊料。
到時候可能都不用羅英子提出來,可能蘭蘭自己就會放棄學習了。而且如果蘭蘭真的跟著梅先生學出來了,對于羅英子也不是一件壞事。
在羅英子看來,蘭蘭說想要學法律,自己就給她創造了條件,花錢供她去上培訓班。
如果最后蘭蘭認清現實,自己提出來不再學習了放棄了,那也就怪不到羅英子頭上了。
而且經過這次打擊之后,蘭蘭可能也就不會再好高騖遠的想當律師了,也就能沉下心來當小保姆了。
不過羅英子想要利用梅先生徹底甩掉蘭蘭這個包袱,其實難度還是很大的。
蘭蘭雖然不是做律師的料,但從她做事情來看,小心眼和算計一點也不少,而且很會拿捏羅英子。
02 邱華欲與韓之通撕破臉,羅英子成功拿到名額
終于到了一年一度轉執業的時候,韓之通為了給自己省錢也為了拿捏邱華,只要了一個轉執業的名額。
在韓之通看來,刑辯部只有一個名額,但是他把這個名額給了邱華,那就更加顯示出來這個名額的珍貴和自己對邱華的重視。
而且還有一點,韓之通對邱華的心思,刑辯部的人其實都心知肚明。不然那些人在KTV上也不會故意借喝酒讓韓之通占邱華便宜。
不僅是那些普通同事,連跟邱華關系最近的羅英子,都脫口而出「那他(韓主任)對你挺好的。」
所以,在外人眼里,其實韓之通對邱華一直都很好,各種關照邱華。
而韓之通要的就是這個效果,他就是想要制造出一種,邱華為了轉執業名額自愿跟他的效果。
這樣一來,邱華也就不敢隨便反抗了。因為如果一旦鬧起來,到時候韓之通大可以倒打一耙把責任都推到邱華身上,說是邱華勾引的自己。
職場性騷擾這件事,大多數時候都是女孩子吃虧。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,其實很難說得清楚的。而且即便真的說清楚了,邱華在律所多半也是很難留下來了。
那些旁觀者不會只說韓之通的不好,到時候肯定也會連帶著對邱華也一起指指點點。
畢竟,在外人看來,邱華在這件事情上也是拿了好處的,韓之通對她的關照可是有目共睹的。
就像莫言在《晚熟的人》寫的那樣:人性的丑陋就是,在無權、無勢、善良的人身上挑毛病,在有權、有勢、缺德的人身上找優點。
當無權、無勢、善良的人受到傷害時,卻還要站在所謂的道德制高點上,假惺惺地勸說無權、無勢、善良的人,一定要忍耐,一定要大度。
所以,邱華雖然錄下來了韓之通騷擾自己的語音,但其實也不敢輕舉妄動。
韓之通對邱華的騷擾肯定不是一天兩天了,但邱華每次都是找各種借口躲開。
第一個原因,是因為邱華對韓之通還是抱有感激之心的。
邱華畢業之后就在火車站旁邊一個小律所干,後來因為搶案源和韓之通不打不相識。
韓之通不僅沒有怪邱華,還把邱華招進來了自己律所。
邱華其實對韓之通一直挺感激的,她跟羅英子講自己和韓之通認識的經過,用詞都很尊敬,說韓之通不計前嫌。
第二個原因,邱華在等一個機會,一個可以落井下石韓之通的機會。
按照前面說的,韓之通雖然一直騷擾邱華,但他把事情做得很隱蔽,而且隨時做好了甩鍋的準備。
再說了,韓之通是律所的高級合伙人,雖然和方麗虹不是很對付,但如果要方麗虹在邱華和韓之通中間作取舍,方麗虹毫無疑問肯定是選擇韓之通的。
有個細節。
方麗虹以為是韓之通把劉銘跑了的消息告訴銀行之后,就找來韓之通警告他。
方麗虹跟韓之通說,他可是有好幾個投訴都是自己在幫他壓著的。
這個細節說明,其實之前不是沒有人投訴過韓之通,但是其實都沒有什麼效果。
所以,對于邱華這樣一個沒有背景和靠山的小實習生來說,想要扳倒韓之通這個高級合伙人,硬碰硬肯定是不行的。
最好的方法,就是在韓之通已經倒台的情況下,站出來再給韓之通加一個罪名。
但邱華戰戰兢兢的跟了韓之通那麼久,卻始終沒有等到這個機會。
這次偷偷錄下韓之通騷擾自己的錄音,邱華其實是做好了孤注一擲的準備。
邱華想的是跟韓之通放手一搏,拿這段錄音威脅韓之通把轉執業名額給自己。
如果成了,那就一切好說;但是如果失敗了,邱華大概也做好了離開的準備。
半路殺出來的羅英子,算是拉了邱華一把。
羅英子也想要轉執業,她跑去探了一下邱華的口風,發現邱華對這個名額也是勢在必得。
所以羅英子放棄了和邱華搶這個名額的想法,準備利用王大福去逼韓之通給她和邱華都轉執業。
羅英子故意讓韓之通聽到王大福夫妻因為當初送給韓之通的那30000塊錢感謝費吵架,然后自己再假裝跟王大福夫婦科普,不論從哪個角度,韓主任都不應該收這30000塊錢。
這其實就是在暗示王大福老婆,可以去律所找韓主任把這30000塊錢要回來。
韓之通當然不愿意王大福老婆去把事情鬧大啊,到時候不僅要把這30000塊錢還回去,還很有可能會丟掉自己飯碗。
本來如果邱華不知道這件事,他悄悄的把這30000塊錢退給王大福,然后再把轉執業名額給羅英子就行了。
但現在尷尬的是,邱華也摻和進來了。韓之通就不止要封羅英子的口了,還要考慮邱華。
這樣一來,韓之通為了保住自己,就只能把邱華和羅英子一起轉執業。
不過韓之通還是很會算計的,雖然這個名額是羅英子幫邱華爭取到的,但韓之通肯定會把這份功勞算在自己頭上,借此來繼續騷擾邱華。
而且上次邱華默認答應和他去酒店開房,其實是準備拿錄音威脅韓之通的,但因為羅英子和王大夫妻橫插一腳,韓之通其實并不知道邱華的盤算,他心里一直以為邱華答應了。
所以,韓之通不會輕易放棄騷擾邱華,反而只會變本加厲。
寫在最后
當一個人缺乏邊界感的時候,就會將自己和別人的相處,認為是無條件且無邊界的。
缺乏邊界感的人,無法換位思考,更不能理解他人的正常需求,不懂得尊重他人想法。
關于羅英子和蘭蘭的關系,其實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。
蘭蘭其實未必不知道邊界感,她只是習慣了用這種方法去占便宜為自己謀取利益。
就像她明明知道羅英子不喜歡周老闆,但還是打著羅英子的旗號去和周老闆接觸,還讓周老闆幫自己弟弟找工作。
比起邊界感和尊重,實實在在的利益明顯更能打動蘭蘭。
作家培根曾經說過:人生如同道路,最近的捷徑通常是最壞的路。
邱華和蘭蘭都是走捷徑的人,但邱華和蘭蘭也有不同。
邱華的上限是走捷徑進大律所,但除此之外,從來沒有想過其它的。
而蘭蘭對于走捷徑這件事是沒有下限的,只要有利可圖,她可以出賣自己的一切。
嚴禁侵權轉載,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