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否為什麼非要皇帝在大殿里種麥子?
這幾層含義80%的人沒看懂!
趙宗全這個人很有意思,前期在禹州的時候唯唯諾諾,一副不堪大用的亞子。
可當他真當上了皇帝,卻又嬉笑怒罵百般變化,把整個朝堂都握在手里設局。
其實關于他的本性,通過大殿上的那些麥子就可以窺知一二。
趙宗全當初在禹州的時候就喜歡逛稻田,一看見那些飽滿的稻穗,他笑得比誰都開心。
民以食為天,從這些行為來看,他的的確確是個關心百姓的好官。
後來趙宗全當上了皇帝,立馬就在后殿開了一塊地出來,專門培育麥子。
此舉也是在暗示自己不忘初心。
帝王的生活可不想禹州團練使那麼清閑。
每天要處理戰事,要安撫官員,要為百姓謀福祉,還要防著朝堂暗箭。
一天天忙的頭腳倒懸。
就這趙宗全還要抽出時間來犁上兩畝地,可見他一刻都沒忘記做皇帝的初心。
趙宗全雖然坐上了皇位,但太后在身后操縱,這皇權并沒有真正的捏在他手里。
知否后半段的一切朝堂之爭,幾乎都是圍繞著趙宗全與太后的爭權之戰進行的。
這片麥田就像一個進度條。
從趙宗全剛當上皇帝時松土種下種子。
中間不停地澆水施肥,拔除雜草,到最后政權確定時麥子成熟。
這片麥子能否成熟,也意味著皇帝的棋局能否成功。
在大結局這一集,還有兩處關于麥子的細節。
皇帝會每年都給太后送一捧麥子,麥子也一年比一年好。
這捧麥子就像一針鎮定劑。
一方面向太后表明,在皇帝的治理下,江山一年更比一年好。
另一方面也是在讓太后認清現實順應天命。
到了年紀就安心收獲,別再琢磨著作妖了。
還有顧廷燁,他看見這片金燦燦的麥穗,本想伸手去摘。
卻被皇帝怒臉一巴掌打了回去。
皇帝這個先怒后喜的轉變,除了對顧廷燁毛手毛腳不放心以外。
還蘊含了一層君臣之道。
這片麥田就像皇帝盡心打理的江山。
他為了全天下百姓能吃飽飯而種,同時也具有絕對的掌控權。
顧廷燁只是一介朝臣,皇帝可以賞賜他,但他不能主動去拿。
皇帝雖然寵溺顧廷燁,但也會時不時敲打一番,為的就是希望他能固守分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