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清朝嬪妃們為啥都系個白布條?好看是其次,關鍵是方便了萬歲爺
2023/03/11

清朝的嬪妃,脖子上總是佩戴著一塊 白色的毛巾,上面還有著不同的圖案。起初,人們以為這是用來美觀的,但讓人感到意外的是,這些白布條最終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方便皇上。那這些白布條到底有什麼作用呢?

先來說說白布條的起源,這是在順治時期才出現的。當時后宮的嬪妃都是光著脖子的,但在古代,人們認為女子裸露脖子有傷風化,于是就有人發明出白布條,以此來遮掩脖子。

這個白布條也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,叫做 龍華。一開始的時候,白布條都以白色為主。慢慢地,為了美觀,上面也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圖案和點綴。

除了遮掩脖子和美觀之外,龍華也慢慢地成為了后宮地位的象征。一般來講,只要嬪妃能夠佩戴龍華,宮女肯定是沒可能的。

而在后宮中嬪妃也是有等級的。由低到高分別是答應、常在、貴人、嬪、妃、貴妃、皇貴妃、皇后。不同等級的人,所享受的待遇不同,這點在龍華上也深有體現。

像龍華上繡的圖案比較花里胡哨的,就證明這個人在后宮的地位比較高,而且很受皇上的寵愛。

一般的嬪妃。可以在龍花上繡 梅、蘭、竹、菊等花草。而像牡丹花這種比較高貴的花,除了皇后和皇貴妃之外,其他嬪妃是沒有資格去繡的。

簡單來講,這就和軍營中的軍銜差不多。看見龍華后,人們自然也就知道這個人的地位不低,這樣一來,可以避免其他人在后宮中因不會認人而犯下錯誤。

畢竟后宮女子眾多,除了嬪妃之外,還有許多宮女的存在。而龍華除了用來辨別嬪妃身份和地位之外,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方便為皇上服務。龍華名字中的「龍」,就體現了這點,畢竟在古代。龍象征著天子,是皇上獨尊的稱號。 那麼龍華是如何為皇上服務的呢?

清朝嬪妃脖子上總戴著的白布條,真實作用竟是為了方便皇上。皇上可以憑借著這個白布條,判斷出那個女子是否被寵幸過。

地位越尊貴的妃子,所佩戴的白布條自然就花里胡哨一樣。而剛入選沒有皇上寵幸的妃子,地位自然是低下的。所以為了區別,剛被選進宮中的秀女的白布條上都不允許出現圖案。

后宮佳麗眾多,縱觀整個清朝的歷史,每個皇帝的嬪妃都不下幾十個。對于皇上來說每天操勞國事,身心疲憊得很,自然也就沒法去辨認每一個人。

這個時候,龍華的作用就體現了出來,如果皇上看到一個白布條的女子,就知道該女子沒有被寵幸過。如果他心情好得好,說不定今晚就讓這個嬪妃陪伴,那這個女子第二天就能在白布條上繡上象征身份的圖案了。

再一個,清宮中有很多女子是達官顯貴的女兒,皇上之所以安排她們進宮,就是為了拉攏大臣,以此來鞏固人心。

而白布條也有區別,條件好的,用的作坊就比較出名,材質也比較好。家庭條件不好的,自然就使用材質粗糙的白布條。皇上可以通過觀看嬪妃白布條的品質,從而知道這些人背景如何,屆時肯定會寵幸。

除了皇上之外,宮里的太監和宮女也都通過龍華來辨認妃子的地位。這樣一來,就不用因為用錯禮儀而掉腦袋。

清朝嬪妃有多慘,穿衣不能實現自由,要靠脖子上的白布條來區別身份和尊卑。

都說封建社會害死人,后宮中的女子不僅要為皇上服務,還要佩戴著白布條這樣的「枷鎖」。雖然說白布條的出現方便了皇上來辨認,但對于宮中的女子來講,這無疑是被套上了一層厚厚的「鎖鏈」。為什麼要這樣說呢?

古代女子地位本來就低下,吃穿住行處處都受到限制。龍華的出現,也折射出古代女子的尊卑制度。本來穿衣服是個人自由,怎麼方便就怎麼來。

但古代的要遵守三從四德、 「大門不出、二門不邁」的女子,卻根本享受不到這樣的待遇。雖說生活在紫禁城,但活得并不幸福。

后宮嬪妃們佩戴白布條,就和清朝太監在伺候嬪妃時在鞋里放一個蒼耳是一樣的。清朝最后一個太監孫耀庭,曾說過自己在伺候紫禁城那些嬪妃時,為了不犯困,便在鞋里放下一個蒼耳。

如果想要打瞌睡,就把腳放在蒼耳之上,這樣一來就能清醒很多。蒼耳和白布條一樣,都是對地位低下的人的桎梏,折射出古代的尊卑制度。而封建統治者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件事,也讓龍華一直延續到了清末,直到清朝滅亡之后,龍華才徹底消失。

總的來說,白布條就是舊社會封建思想的糟粕,是用來約束女子的。類似約束女子的規矩還有很多,這也壓抑了女子的進步。

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,以及大量西式服飾逐漸進入了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,曾經那個象征著尊卑形態的白布條以及各種糟粕文化,也就此消失在歷史中。

現如今,我們生活在一個自由開放的時代,對穿什麼、怎麼穿已經是隨心所欲了,不用再被什麼東西給約束著,這無疑是時代的進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