甄嬛被皇后設計,誤穿了已故的純元皇后的舊衣服,犯下大不敬之罪,被皇上下旨降為答應,并禁足于碎玉軒中。
借此機會,皇后暗自命令內務府克扣甄嬛的吃穿用度,導致甄嬛生病體虛,整個碎玉軒也面臨絕境。
那天,甄嬛本想下床走走,可剛站起身就暈倒在地,急壞了她身邊的仆從們。
小允子、浣碧和流朱想去請太醫,卻被守在門口的侍衛們攔住,雙方發生激烈的沖突。
眼看沒有別的辦法,流朱一咬牙,伸著脖子一低頭就撞在了侍衛的刀口上,頓時鮮血噴涌而出,染紅了半個身子。
一看鬧出了人命,侍衛們不得不向上稟報。皇上得知消息后,立刻派溫太醫去給甄嬛診治。溫太醫救醒甄嬛,還診斷出她已經懷孕。
流朱用自己的生命為甄嬛爭取到一個活下去的機會,只可憐她連一句話都沒有留下就香消玉殞了。
後來,甄嬛經歷了甘露寺的苦日子,又復寵回宮,直至登上太后的寶座,身邊卻再也沒有了那個心直口快、一心只為她的俏丫頭流朱。
可以說, 「流朱之死」是許多人的意難平。
然而,對于這個忠心耿耿的丫鬟,甄嬛在此后的人生中卻從未親口提起過,這不免令人覺得,她這個人實在是無情無義。
難道她真的忘了流朱,忘了流朱為她所做的一切嗎?
并沒有。
后期甄嬛被冊封為熹貴妃、帶著仆從們跪聽圣旨的時候,她身后空出了一個位置,顯然是特意留出來的,是屬于流朱的位置。
那她為什麼從未提起過流朱呢?
在《甄嬛傳》結局的時候,已經成為太后的甄嬛躺在榻上,明明不到三十歲,卻顯得那樣滄桑。
她在夢中回顧了她的一生,有從她入宮后裝病避寵,到她和皇上相識相戀,再到彼此生出嫌隙,直至互相怨恨的點點滴滴,也有她在甘露寺受盡苦楚,在凌云峰與果郡王相愛相隨的時光。
細心的觀眾發現,這里面竟然沒有為她而死的流朱,紛紛為流朱鳴不平。
但這也不能說明,流朱在甄嬛的心中不重要,因為甄嬛最后的回憶,很顯然播放的是,與她同一等級的人,比如皇上、果郡王。
流朱雖然重要,卻也是個丫鬟。當年甄嬛聽聞流朱的死訊,她也心痛難忍,可時間終究會治愈一切傷痛。
而後來甄嬛不提流朱,更重要的一個原因,是因為甄嬛從來就不是一個瞻前顧后的人。
當初,她并不想進宮,可陰差陽錯下還是入選了,但她沒有委屈抱怨,而是用心謀劃,想在后宮好好活下去,為了自己,也為了家人。
當她被皇后陷害,跟皇上起了沖突,為了保全自己和女兒,毅然決然地離開皇宮去了甘露寺。
當她以為皇上不再記掛她,就拋開一切,和果郡王談起了戀愛。而當她誤以為果郡王已死的時候,也很迅速地下了決斷,要復寵回宮。
甄嬛人生中的每一次重大選擇都表明,她雖然重情,卻從不會為情所困。
所以對她來說,盡管流朱為她付出了一切,卻已經是過去式。她要做的是保護好自己,保護好身邊其他的人,那些活著的人對她而言更加重要。
正如復寵回宮后,槿汐提醒她的那樣,她做到了「狠而無心」。這樣的確顯得有些冷酷無情,但也只有這樣,她才能在后宮的明槍暗箭中屹立不倒。
她不會忘記流朱,卻也不會時時提起流朱。因為日子還得過下去,當她把精力放在思考和解決當下的問題上,自然就不會一直停留在過去,更不會一直跟人討論過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