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小哭包到大公主,《長歌行》里的趙露思,為何堪稱最強副本?
《長歌行》中趙露思飾演的李樂嫣,剛上場時是很「吃虧」的小哭包角色。
很慫,很懦弱,很愛哭。
用趙露思自己的話來說,高興了哭,難過了哭,激動了哭,感恩了哭。
不是在哭,就是在準備哭的路上。
我們知道近些年來「獨立女性」意識抬頭,個性大方、能力出眾的強勢女性角色更容易討喜,而「干啥啥不行,愛哭第一名」的李樂嫣,委實屬于「吃虧」陣營。
不光角色設定吃虧,演員演戲也很「吃虧」。
趙露思說這個角色的早期戲份中,一天十場戲里可能有六場是哭戲。
這對演員來說,無疑是很難也很辛苦、耗神的事情。
有意思的是,隨著故事線的發展,「吃虧」的李樂嫣卻越來越討喜,圈粉力max。
流落民間一場、深諳疾苦之后,終于真正完成了從小哭包到「大公主」的角色成長線。
眾多劇作中男女主之外的劇情都很寡淡無味,但《長歌行》里不分主角配角、戲份都很吸引人;趙露思這條線,更是堪稱「最強副本」。
一,事業重構:李樂嫣的「工作日志」。
《長歌行》中李樂嫣進入柴娘子的秀坊工作,大概是女版「許三多干活記」。
離家受苦的大背景很凄惻,但具體內容呈現出的質感卻很可愛。
作為一位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郡主(公主),李樂嫣雖然會刺繡、手藝精巧,但完全不會擺弄織布坊里的織布機。
教了一遍,不會。
教了幾遍,腦袋好像聽懂了,手沒學會。
再操作幾遍,變成了大型「事故現場」。
李樂嫣本人,都變成了「大型毛線堆本堆」。
有一種笨拙但真誠的可愛。
她沒有因為自己的公主身份而自持驕傲,反而很愿意學習手藝活,靠自己的勞動換一口飯吃。
從怯生生不敢說話的小娘子,到能獨自上街賣布、成功掙錢的小機靈鬼,她體會到的也不是「堂堂公主流落街頭」的凄涼,而是憑勞動養活自己的扎實的快樂。
同樣,織布坊里的氛圍也很溫暖。
柴娘子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,嘴巴上嫌棄李樂嫣又笨又沒用,實際上卻處處擔心她、牽掛她、照顧她。
各位女工友們偶爾也打趣嫌棄李樂嫣笨手笨腳,但眾人「笑話」李樂嫣變成毛嫣的場面,并不是歧視和偏見的冷漠,而是善意玩笑和打成一片融為一體的歡樂氛圍。
這段經歷雖然時間不長,但對李樂嫣來說非常重要。
從前她是一個沒有明確訴求的人,但如今「工作」對她而言有著格外不同的意義。
原本她就不是一個真正的無用之人,雖然天真、膽小,不懂人情世故又沒有經驗,但頭腦清晰、知識儲備豐富、有自己的見地。
此番民間歷練之后,李樂嫣勢必會成為一個全新的勇敢公主。
無論是覺得早期的盜竊,還是在陌生環境中學習新事物的笨拙,抑或是絕境之下依舊保持著的善念,都讓李樂嫣這個角色非常可愛、討喜,有共情基礎。
二,親情重構:李樂嫣的「姐弟情」。
故事中李樂嫣真正的血親弟弟,是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,但故事中她偶遇了另一位和她情同姐弟的義弟,不幸夭折的小五。
一個是金枝玉葉的天潢貴胄,一個是流落街頭的草莽小孩,看似極端不協調的設定,卻在共患難的過程里產生了真正的超越血緣的患難親情。
起初,小孩子因為太餓,搶走了李樂嫣的餅,還偷走了她的錢袋。
李樂嫣心善,沒有責怪他。
此后,李樂嫣返回洛陽途中,有一次被這「小混蛋」搶了糧食。
三番兩次被搶,但李樂嫣憤怒之后也能體恤這個小孩:他只是實在太餓了, 他沒有辦法。
這位小朋友,看似滿不在乎,滿口市井江湖渾話,滿滿一副不在意朋友們都死了不在意被打的瀟灑模樣,但歸根結底,也不過是一個可憐的、吃不飽飯、無家可歸的孩子。
油氣、市井的外表假象,和單純、良善的內心,以及小小年紀就不幸夭折的悲慘命運,共同構成了這個角色催人淚下的質感。
途中他為保護李樂嫣而受傷,李樂嫣一路背著他趕往洛陽城,但就在到達洛陽的前一刻,這位弟弟還是離開了人世。
重傷久未被救治,不幸殞命。
這個孩子的離世,帶給李樂嫣的打擊和沖擊都是巨大的。
她一度責怪自己,都是因為她沒本事沒用走太慢,才耽誤了給義弟看病;
因此,她也更渴望成為一個更加有用、有能力、更能福澤四方的人。
劇作開局之時,李樂嫣去祈福只求了兩個福袋,一個給李長歌、一個給魏叔玉。
分別是她最好的朋友、她心儀的男孩,那時的李樂嫣,還只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可愛少女,世界里只有這小小的幾個人。
但此時的李樂嫣,見到了蒼生流利四下的苦楚,見到了孩子心心念念想吃一大碗白米飯卻不能的慘相,她的愿望變成了希望大唐所有子民都能有飯吃、有衣穿、有田種。
她已經從懵懂的小孩子,變成了真正有擔當的大唐公主。
三,情感重構:cp線故事質感。
李樂嫣的出場人設里,中意的是魏叔玉,支支吾吾扭扭捏捏不敢說。
新劇情中她面對意中人還是有些恐懼,但她已經敢于說出口自己的心事。
更重要的是,李樂嫣的情感走向已經悄悄出現了變化,或許此時她自己對心意變化還有些后知后覺,但對皓都的依賴感,在認為皓都利用自己之后生出的強烈的怒氣,都是明證。
如果說小哭包時期李樂嫣對魏叔玉的仰慕,是對「理想公子典范」的投射,是對美好個性的天然向心力,那麼中后期李樂嫣對皓都的情感,則是在真實相處和艱難處境中生出的復雜羈絆。
前者更像看一個理想偶像,而后者才更接近真正的情感羈絆。
當然,不論是魏叔玉還是皓都,李樂嫣情感故事線上的cp都很好嗑。
更廣義上的情感,則是這個角色心中堅強、坦蕩、善良的價值皈依。
阿詩勒部大軍入城之時,街上的父老鄉親們都迫不得已跪地求饒,而平時在小事情上連大聲說話都不敢的李樂嫣、在面對這樣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卻毫不含糊。
面對地方的刀劍寒光、大隊驃騎人馬,也絲毫不退卻:為什麼要跪?
你看,「小哭包」骨子里有很硬很硬的一根脊梁。
同時,她也有很軟很軟的一汪心腸。
逃難路上隔壁大媽沒有鞋子,她脫下自己的送給別人。
一介公主餓到要在街上撿餅子吃,她也依舊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將食物分給別人。
李長歌身份尷尬、舉世皆非,李樂嫣卻始終不曾更改對她的牽掛和期許。
同樣是堅強的女性角色,同樣完成從「小我」到「大我」的轉變,同樣是很有魅力的人物,但李長歌和李樂嫣這兩個角色也有諸多不同。
一個身負血海深仇,慢慢學會放下仇恨、放下帶刺的鎧甲;
一個流落孤苦民間、飽嘗風霜艱難,慢慢學會放下膽怯、穿起勇敢的鎧甲。
一動一靜,一「野」一「文」,都有著堅強的心智、柔軟是善意,都值得被更多人看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