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甄嬛傳》:我才看懂,甄遠道在甄嬛進宮前的一次對話有多反常!
2023/11/02

浣碧是私生女一事,甄遠道一直【瞞著】甄母和甄家眾人的。直到甄嬛要帶浣碧進宮了,甄遠道才將實情【偷偷】告知甄嬛一人。

當時我就被甄嬛的反應【驚到】了,她居然很體諒甄父,并且承諾以后為浣碧指門好親事。這也太懂事、太大氣了吧!

換作我,那肯定是【憤憤不平】的,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父親出軌,還把私生子帶回家這麼多年,對母親太不公平了。

甄遠道了解甄嬛的【孝順】和【格局】,所以,才敢和盤托出。不然,甄嬛若是個容不下人的,反引起她厭惡浣碧,那就得不償失,甄遠道自然也不會說了。

但問題是,為什麼甄父從前不說,一定要在甄嬛進宮前夕才說呢?

細想一下,這和甄父把浣碧【托付】給甄嬛有什麼區別呢,背后都是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擔憂和心疼,在為她【深謀遠慮】

1

從前,浣碧在甄府住著,環境還是很安全溫馨的,甄遠道也能【照顧】一二。

但現在,甄嬛要帶她進宮,宮里可不比家里,【危險重重】,一不小心可能就丟了小命。這正是甄父最【擔心】的地方。

在那能吃人的后宮中,他的長女甄嬛聰明謹慎,更有能力自保;可浣碧不但比甄嬛年幼,也不比甄嬛有雙商、美貌、性情、才學、身份等多重保命底牌,更容易枉死。

畢竟現在再不攤牌,【點明】浣碧是甄嬛的親妹妹,更待何時?總不能死了再來后悔當初沒長嘴吧。

雖說手心手背都是肉,但人心都是偏的,父母一般都更傾向于對弱一點差一些的孩子多加照顧,甄父也不例外。

從此,浣碧跟甄嬛進了宮,都有甄嬛照顧和兜底了。

曹貴人的原話,你家莞貴人不是【最心疼】你嗎?浣碧的吃穿用也是甄嬛身邊最好的,明眼人都瞧得出來。光看圖,從服飾打扮上,誰能想到,浣碧【只是】個宮女,而非小主呢?

2

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照料,都還是小事。

更重要的是,浣碧就算犯了【大錯】,因為是親妹妹,甄嬛也會寬恕她或拯救她。

比如浣碧勾引皇上事件、木薯粉事件、閑月閣探視眉莊事件。

《甄嬛傳》中背叛主子的奴才,就沒有一個有【好下場】的。

但浣碧就憑親妹妹這道【免死金牌】,在甄嬛這兒再三作死,也能被輕輕揭過。

剛開始,康祿海背主,甄嬛可沒心軟讓他回來;中間小印子和花穗給甄嬛下藥,直接被皇上賜死;後來甄嬛生下雙胞胎,斐雯被剪秋利用去作證,也被甄嬛下旨杖斃。

其實,浣碧做的幾件事,哪一件都比他們做的更過分十倍、百倍,甄嬛卻能不打發她、殺她或是讓她被華妃無情利用,都源于甄遠道有先見之明。

這才免了兄弟鬩墻,父母最不愿見到的場景。

3

而對那個時代的女子來說,最重要的,除了小命外,就是【嫁人】了。

正是甄遠道說了實情,甄嬛才更把浣碧的【婚事】一應照料了。

不然,按照宮女的身份,浣碧等【熬到年齡】再出宮,又能有什麼好的人家。

但因為是親妹妹,甄嬛要為她指門好親事,讓她跟著自己水漲船高,在適齡出嫁。

所以,在甄嬛要升莞妃了,甄父也是二品官員時,甄嬛就對進宮探望的甄母講了【計劃】,要收浣碧為義妹,讓父親從【朝中】為她擇一位品行端方的君子,風風光光地嫁出去。

雖然變故來得太快,甄嬛和甄父都還沒把浣碧的婚事辦妥,就雙雙出宮或發配寧古塔了。

但經歷一番沉浮后,甄嬛還是為浣碧爭取到了鈕祜祿氏【二小姐】的身份(比義妹更強),與沛國公府的小姐一起嫁給果郡王,平起平坐,都是側福晉,甄嬛更為她填了三倍的嫁妝。

還有什麼比浣碧嫁得好,更讓甄父放心的呢。

至于浣碧以后過得好不好,那就是看個人造化了,但能嫁得好,還是【多虧】了甄嬛。

父母之愛子,則為之計深遠。

甄遠道對甄嬛,是驕傲,但對著浣碧,是偏愛。

父母有父母的不容易,甄嬛也在甄父對她開誠布公后,盡到了「伏妹魔」的責任。

或許在甄家無子,甄嬛是長女的情況下,她早已明白自己要承擔起照顧一家老小的重任。

為你推薦
熱門推薦
熱門推薦